解暑不输绿豆,祛湿胜过红豆!立秋后“第一豆”,末伏赶紧吃,躲过“秋老虎”
虽说已经立秋,但三伏天中的末伏才刚到,天气还是“火辣辣”的。出伏后,还有“秋老虎”、处暑在等着你……
唉,就想问一句:热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啊?!
8月的天气不仅热,还又闷又湿,加上这一整个夏天“攒下”的湿气,稍不留意就会惹病上身。
所以,夏末秋初,养生的关键就在于解暑和祛湿。这时吃点赤小豆就很合适~
祛湿胜过红豆
说到祛湿,红豆薏米水的名声实在响亮,于是有人买来红豆和薏米煮着喝,却不见有啥用。
问题很可能就出在——这豆子没选对!
红豆和赤小豆虽然长得像,但作用却不同。红豆多作日常食用,更擅长补养气血,而要论祛湿作用,则远远比不上赤小豆。
赤小豆能祛湿、利水、消肿,药食两用,很适合痰湿体质的人食用(表现为体胖、舌苔厚、口中黏腻)。
Tips:红豆、赤小豆,怎么区分?
红豆也叫赤豆,呈短圆柱形,两端较平或钝圆,表面暗棕红色,有长条形白色不凸出的“脐眼”;
赤小豆比红豆略微细长,色泽偏暗紫,白色“脐眼”凸出。
另外,红豆硬度较低,经过烹煮变得粉糯;赤小豆的硬度较高,即使长时间泡水后烹煮,还是一颗颗很完整,煲煮时不易烂,汤液较稀。
还有一种长相相似的豆子叫相思豆,粒圆、表面鲜红,靠近脐部的一端呈乌黑色,有毒,不可食用。曾有人误把相思豆当作红豆服用而引起中毒,大家吃前一定要留心。
清热解暑,不输绿豆
赤小豆能清热、解毒、消暑。末伏到处暑的这段日子里,暑湿来袭,人也容易上火,吃点赤小豆解暑热之毒,再合适不过。
可能有人会问,清热解暑不是应该首推绿豆吗?
绿豆清热解暑是一把好手,但它偏寒凉,多食易伤脾,脾胃虚、湿气重的人,更不宜常吃。
都说“长夏养脾”,所以,夏秋之交清热解暑,不妨选择赤小豆。
除了祛湿清热,赤小豆还有不少好处。它富含膳食纤维,能润肠通便,还有催乳下乳的作用。
不过有一点要提醒大家:赤小豆利水,尿频、小便清长、身体瘦弱、阴虚而无湿热者,最好少吃。
赤小豆吃法有很多,煮水、煮汤、做成杂粮粥都很美味,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种做法。
9种花样吃法,简单易做又美味
【煮粥】
1. 解暑二豆二米粥
做法:用赤小豆、绿豆、薏米、大米各30克,熬煮成粥,冷、热食用均可。
2. 黄芪苡仁粥
材料:黄芪15克,薏苡仁、赤小豆各20克,糯米60克。
做法:
先将黄芪入锅,加适量的清水,煎煮后取汁待用;
然后将薏苡仁、赤小豆、糯米和黄芪汁一起入锅,加适量的清水煮粥,米熟即成。
作用:和胃消食,适宜有脘腹胀闷、食欲不振、体困便溏的人食用。
【煮茶】
3. 黄芪赤小豆茶
材料:黄芪10克、三七3克、赤小豆15克。
做法:所有材料放入锅或壶内,加入1500毫升清水,大火煮开后,小火煮15分钟即可。
作用:黄芪补气利水,三七活血,赤小豆利水,三者并用,可通气血、排出湿气。
4. 赤小豆玉米须茶
材料:赤小豆30克,玉米须20~30克。
做法:将玉米须洗净,与赤小豆同煮至豆熟,即可饮用。
作用:玉米须性味甘、淡平,利水消肿、清肝胆湿热。此茶适用于脘腹胀满,纳减尿少或水肿等湿热证。
【煮汤】
5. 消暑五豆汤
材料:赤小豆、绿豆、炒扁豆、黑豆各30克,甘草6克。
做法:
将豆类及甘草洗净,浸泡几小时,放进锅内,加入清水2000毫升(约8碗水)。
先用武火煮沸后,改为文火煲2小时,可加糖食用。
注意:阳虚、气虚的人可去掉绿豆。
6. 茯苓双豆祛湿汤
材料:茯苓30克、赤小豆30克、炒扁豆20克、陈皮5克、生姜2片、瘦肉300克(2~3人分量)。
做法:
将茯苓、陈皮洗净,生姜切片备用,赤小豆、扁豆用清水洗净,浸泡数小时;瘦肉洗净切大块。
将所有原料放入大炖盅内,加适量清水,加盖后隔水炖2小时,即可调味食用。
7. 黄瓜排骨小豆汤
材料:排骨400克,黄瓜400克,赤小豆50克,陈皮5克,食盐适量。
做法:
将排骨洗净后斩件飞水,黄瓜洗净切件,赤小豆、陈皮洗净浸泡半小时;
将全部材料放入烫煲中,加入适量清水,武火煲滚后,改用文火煲约1小时,下调味料即可。
作用:利水养阴,益气养血。特别适合孕妇和身体虚弱者。
8. 赤小豆冬瓜祛湿汤
材料:茯苓25克,赤小豆50克,冬瓜100克,白术15克。
做法:
赤小豆浸泡半小时,茯苓、白术洗净,冬瓜切块(不用去皮);
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;加入适量水煲1.5小时,食盐调味即成。
9. 赤小豆炖鲤鱼
做法:赤小豆90克,500克以内的鲤鱼1尾(去内脏),水、米醋各半,放砂锅内略加生油,煮1小时。
作用:这是著名的消肿食疗方,适用于水肿、浮肿、腹胀等症。
部分参考资料源于网络,侵删。
文章由东莞珍其道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整理发布,提供的知识及观点仅供参考,一切请按照实际情况为准。